清华大学林泰教授:科学引领社会思潮,做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

发布时间:2012-11-12     访问次数:187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变革与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旨在反映社会历史发展诉求的各种社会思潮竞相登上历史的舞台并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近年来,中国社会思潮历经了怎样的发展?研究当代社会思潮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在研究社会思潮的过程中应当遵循怎样的原则?目前中国主要有哪些社会思潮?如何根据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发展和变革来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清华大学林泰教授。

 记者:您为什么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研究当代中国社会思潮?你认为研究社会思潮有什么重要意义?

 林泰:1983年,我参与了清华大学的文科复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当时,抽象人道主义思潮的泛滥和 “潘晓思想讨论” 在青年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由此,我开始把社会思潮作为研究方向,并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设立了“当代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的研讨课程,希望通过引领社会思潮达到有效地引导学生思想的目的。当时在社会上围绕对毛泽东、毛泽东思想和建国以来历史经验的评价;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和改革开放的方向、道路;对人生价值和人生道路的思考等问题,形成了多种截然不同、甚至尖锐对立的社会思潮,并引发了几次大的思想论战,对人们特别是青年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最终形成了社会动乱。我逐渐认识到,在改革开放历史时期研究社会思潮的斗争及如何引领社会思潮,关系到中国的改革走向何处,关系到能否将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现在研究社会思潮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关于社会思潮的定义却仍然众说纷纭。我们认为,社会思潮是在社会变革时代,(在社会心理演化的基础上)由一定思想理论引领的,反映社会历史走向诉求的、 影响比较广泛的思想观念或倾向。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社会思潮是社会变革时期的产物,不是任何时代都能产生社会思潮的。因为只有在社会变革时代,对于社会走向何处的问题才会更加突出,而不同的社会主体都力图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从而形成一个又一个影响广泛的社会思潮。改革开放是中国的 “第二次革命”,围绕改革开放的方向、道路,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纷纷登上历史舞台,社会思潮的斗争将贯穿改革开放的整个历史过程;而思潮斗争的谁胜谁负将决定社会变革走向何处,并最终决定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历史命运。

 胡锦涛总书记曾经指出,“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敌对势力同我们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如果这个阵地出了问题,就可能导致社会动乱甚至丧失政权。敌对势力要搞乱一个社会、颠覆一个政权,往往总是先从意识形态领域打开突破口,先从搞乱人们的思想下手。” 苏东剧变如此,许多国家的“颜色革命”如此,中国的“八九风波”也是如此。社会思潮的斗争是社会变革时代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集中表现。苏东剧变就是利用反对社会主义的错误思潮搞乱人们的思想,打开突破口,最后导致社会制度和政权被颠覆的。中国经历了“八九风波”,正确思潮战胜了错误思潮,国家才能够长足发展并不断走向新胜利。现在,党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就是要通过党对思想理论、社会舆论的领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仰凝聚全国人民思想,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这件事做得好,可以保证改革开放沿着正确的方向继续前进,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得不好,改革开放就可能出现曲折、动荡或倒退,甚至有可能错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苏联亡党的历史教训值得人们深思,我们从事社会思潮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基于这种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记者:您认为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林泰:社会思潮是社会变革时代社会基本矛盾的反映,所以,研究社会思潮必须和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矛盾相结合。改革开放引起了人们利益关系的深刻变化,必须到这些利益关系的变革中探寻社会思潮形成、发展的根本动因。马克思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所以研究社会思潮必须和研究社会现实的盾,特别是研究物质领域的变革相结合,这样才能看清楚社会思潮的实质和历史脉络。如果我们一方面在倡导公有制为主体,而实际上有些地方却在实行对国有企业“一卖了之” 的政策;如果我们强调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是为了实现人们的共同富裕,而在一些地方却不关心劳动群众合法收入的保障,那么社会思潮的引领就会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同样,如果“我们的一些同志埋头于具体事务,对政治动态不关心,对思想工作不重视,对腐败现象警惕不足,纠正的措施也不得力”,那么,改革开放和人们的思想也会被搞乱。因此,邓小平强调“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开放政策,同时也要求刹住自由化的风,这是互相关联的问题。不刹住这股风,就不能实行开放政策。要搞四个现代化,要实行开放政策,就不能搞资产阶级自由化……。自由化思潮一发展,我们的事业会被冲乱”。所以,我们在研究社会思潮时要和研究社会现实矛盾的状况相结合,在研究引领社会思潮时要和引领改革开放的政策相结合,把这两方面配合好。

 要在社会思潮的斗争中研究社会思潮。毛泽东说过:“马克思主义必须在斗争中才能发展,不但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必然还是这样。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 ……这样的斗争永远不会完结。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当然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斗争的历史。同样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道路发展的历史,也是同各种错误思潮斗争的历史。只有在社会思潮的比较和斗争中研究,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脉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道路的实质,并为坚持和发展这一理论作出新的贡献。

 研究社会思潮还需要党性和社会性相结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是对党性和科学性要求都很高的工作。社会思潮的斗争反映社会变革时代不同阶级、阶层、利益群体对社会历史走向不同诉求的对立和冲突,所以研究社会思潮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立场,把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克服意识形态“价值中立化”倾向;同时,又要坚持科学分析,使其观点符合国情、民情、世情的实际,经得起历史的检验,避免文化大革命中“大批判”的简单化做法。在这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为我们树立了榜样。马克思、恩格斯在对待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时,都是辩证地否定,一方面坚持无产阶级立场、观点和方法,批评其根本错误,在原则问题上决不让步;同时,也注意吸收其合理因素,并不因为其是错误思潮,就忽视其提出问题的价值和可研究性。社会思潮的研究也应当如此。具体说,在研究工作中,既要敢于正视、正确剖析社会主义原有体制中的弊端,坚持改革开放, 又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的自由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既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对外开放,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要正视改革开放的二重性,科学分析,不断克服改革开放中各种消极因素。既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西方文化思想中一切科学的成分或对我国有益的经验,又要抵制其错误的核心价值理念和一切不适合中国国情的主张。既要反对对马克思主义僵化的教条主义,又要反对盲目崇拜西方文化思想、食洋不化的教条主义。以一种不唯上、不唯书、不唯洋、只唯实的科学探索精神进行研究工作。

 要在同西方社会文化思想的比较鉴别中研究社会思潮。当代中国的社会思潮是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在思想文化上的反映,西方社会文化思想是西方社会存在在思想文化上的反映,两者不是一回事。但是在中国近现代乃至当代,中国的社会思潮总是和西方社会文化思想相联系、相比较而存在。这是因为在近代中国,西方文化是随着西方炮舰打开中国大门而大量涌入的,他们企图在中国建立一种殖民地的奴化文化;而中国的志士仁人,为了向西方现代文化学习,或为了抵御西方列强的侵略,也纷纷借鉴西方社会文化思想。“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及新文化运动”,乃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各种社会思潮的纷纭激荡都与西方社会文化思想密切相关。在当代中国,在我国被封闭和封闭了近30年后,迎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多,西方文化思想大量传入我国,对人们思想价值观的多样化、多元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西方某些敌对势力,又以文化渗透为主要手段实行“和平演变”战略,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核心价值观念和制度打扮成“普世价值”的模式,妄图颠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这就使我国社会思潮的斗争更为尖锐和复杂。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思潮,其大多数,如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借普世价值论鼓吹西方多党制等,都是西方文化战略的输出品。所以,要研究当代中国的社会思潮就必须对相关的西方社会文化思想进行研究,这也是坚持党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题中应有之义。

 记者: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当前国内的社会思潮。

 林泰:当前,国内有关社会思潮的观点众说纷纭,我认为主要包含以下几种:鼓吹“人性自私”、“私有制永恒”,反对公有制为主体、国有制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新自由主义思潮;鼓吹改良资本主义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借“普世价值论” 鼓吹西方政治制度的思潮;鼓吹“告别革命”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人性和人生价值观上鼓吹个人主义、否定集体主义的思潮;从“左”的方面否定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潮;中国和平崛起、迅速发展面临的国际思潮;另外还有在爱国主义宣传中鼓吹狭隘民族主义或民族虚无主义的思潮、儒教兴国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等等。上述错误思潮都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道路根本对立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就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仰及与其相适应的价值观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从而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走向。对上述错误思潮需要逐一地进行科学分析,这不是一篇访谈所能承担的任务。值得欣慰的是,多年以来,一些很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对各种错误思潮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写出了很多有说服力的著作和文章。在这当中,我们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我们已经编写了《当代社会思潮论评》、《社会思潮理论前沿求索》和《时代变迁与思潮激荡——改革开放新时期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文集》,现在正在编写《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思潮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希望系统总结引领社会思潮的历史经验,并对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社会思潮是刻不容缓的任务。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强调,“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国际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思想文化领域是他们进行长期渗透的重点领域。我们要深刻认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严重性和复杂性,警钟长鸣、警惕长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防范和应对。”另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形势下,我国社会思想更加多样,社会价值更加多元,社会思潮更加多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凸显。” 21世纪以来,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政治诉求越来越公开,手段越来越多样,其影响不容忽视,而党中央对社会思潮的引领也越来越成熟,马克思主义反对错误思潮的力量也越来越壮大,老百姓对社会思潮的思考也越来越深入。可以预料,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上述社会思潮的斗争还会继续存在,并在不同主题的争论中变换其表现形式;我们党也将在与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道路和制度,引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一个又一个新的胜利。

 记者:通过研究国内当代社会思潮,您认为应该如何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林泰:社会思潮的核心层由少数思想家组成,各种社会思潮的观点由他们“制造”和“加工”,并进行传播。而社会思潮传播的主要载体是知识分子,引领社会思潮首先是引领知识分子,他们从核心层中接受社会思潮,然后再传播给大众,因此知识分子群体就成为了社会思潮的集散地和寒暑表。高校是知识分子最集中的地方,既有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又有知识层次较高、思想活跃的年青大学生,高校历来是社会思潮最活跃的地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前沿阵地。我们认为,高校在引领社会思潮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高校党委应当把意识形态作为领导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 邓小平曾经说过,“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这既是对之前两任总书记在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上软弱无力的批评,也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鞭策和要求。高校党委在抓好科研、教学的同时,必须关注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在建设学习型政党时,应当始终把研究当代社会思潮及其引领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第二,应当在宣传部设立专门研究引导社会思潮的机构,能够经常给学校党委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提供有关社会思潮的信息和引领社会思潮的建议,从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干部在识别、引领社会思潮方面的素质。

 第三,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中,应当把马克思主义的教学、 研究和社会思潮相结合,科学地回答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从而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第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队伍建设和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相结合。大学生是社会思潮的“晴雨表”,辅导员作为和大学生联系最为紧密的群体,对社会思潮及其对青年的影响感受最深,但是由于自身所学专业和学习时间等方面的限制,辅导员中能够敏锐识别、科学分析社会思潮的并不多,所以要把辅导员队伍建设和思政课教师建设相结合。这样,一方面辅导员可以帮助思政课老师了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使思政课教学更好地针对学生实际;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也应当帮助辅导员提高对社会思潮的科学认识,并将此作为辅导员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五,要把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科建设和社会思潮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具有整体性、意识形态性和教育性的特点,而社会思潮也有这三方面的特点,所以应当将社会思潮研究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以培养思想家兼学者型的人才。

 第六,对于文理结合的学校,要从引领社会思潮的高度注意对文科的教学、研究内容和人才引进的导向。


来源:《思想教育研究》 2012年第3


版权所有copyright@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厦门大学)

地址: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颂恩楼5楼
电话:0592-218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