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 沈丽秀

发布时间:2015-05-26     访问次数:207

十五载求索志为人师  一生同行愿当世范

        ——厦门大学辅导员沈丽秀事迹材料



一、个人简历

沈丽秀,女,汉族,197412月生,20008月参加工作,厦门大学财政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学位,讲师,现任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团委书记兼辅导员,中共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委员会委员。

二、工作情况

时光荏苒,沈丽秀同志参加工作近15年以来一直担任辅导员,并兼任学生党支部书记工作,在具体实践中,她深刻把握高校学生工作的新形势和新特点,始终坚持一线学生政治辅导员的基本原则和历史使命。她针对不同学科学生专业背景的共性与特点,求真务实、大胆创新,建立了一套完整、高效、灵活的学生工作机制,并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完善。她坚持身体力行、深入学生、贴近教学和科研;她工作兢兢业业,成果突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自己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爱护学生、服务学生、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和人生理想。

陪伴·关爱·奉献——如人间四月天般美丽

不忘初心,不改其志;韶华易逝,赤心永恒。是的,正可谓“十五载育人路,五千日奉献不辍”,从学生们口中的沈姐姐到沈妈妈,沈丽秀把人生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学生。15年来,她的身边,总是围绕着永远洋溢着青春的脸;她的办公室,总是办公楼那一层中最晚熄灯的那一间。15年来,她总是天黑后才回到家中,带着歉疚且略带疲倦的笑容,迎面的是丈夫做好热饭菜和女儿一起等着她吃饭的笑脸。在她看来,那些喊她沈姐姐、沈妈妈的学生们,也和她乖巧可人的女儿一样,是她的人间四月天,是她工作的源动力,是责任、是希望,是那一树一树的花,是温暖,是爱。

“陪伴、关爱和奉献”,是一种坚持、一个信念和一份事业。“学生工作只有开始,没有结束。‘止于至善’,既是厦大校训,也是我们学生工作的基本准则”,沈丽秀如是说。简单琐碎的工作中,她一直沿用自己的“沈式风格”。首先,工作时机上变“及时”为“随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机,深入各种场合,与学生交流、谈心,并不忘及时给学生点赞!其次,工作方式上变“疏通”为“梳理”——说她几乎熟悉每一位学生的个人情况,完全不为过。她那个总拉不严实的跨包中,总塞着一本被她奉为宝贝的陈旧的记事本,里面记载着各种学生“八卦”信息和他们的联系方式。15年来,她依然习惯用这种最“土”的方式,时刻记录着本硕博各级学生实际情况,及时展开疏导、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调节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则是工作态度和定位上,变“工作”为“事业”——沈丽秀硕士毕业伊始,就放弃了多个金融业高薪职业,一心一意留在母校做着普普通通的大学辅导员。她笑称:“这‘不小心’竟也是一份用15年光景陪伴5000多名学生的事业。”她坚信,执着与辛苦的努力,定能化为学生的进步;关爱和奉献的汗水,必能浇出成功的花朵。

“陪伴、关爱和奉献”,是最重要的工作,最及时的保护,最温暖的教育。在沈丽秀眼中,每一个学生都是需要用爱心和智慧关爱的孩子。研究生小叶因毕业论文等原因,产生了离家出走的念头,初春凌晨两点的厦大白城海滩,尚处于哺乳期沈妈妈就这样在寒风中陪伴、开导小叶同学,直至红日升起。爱可以消融忧伤和误解,温暖着学子的心。后来沈丽秀又积极协调,最终该生顺利答辩并找到理想的工作。“是您那温暖和坚定的陪伴,照亮了我的整个人生”——这个美丽女生新婚时给沈妈妈的邀请词,不经意间折射出学生工作的那份质朴与温暖。

“陪伴、关爱和奉献”,是感恩的基石,回报的源泉,进步的动力。15年来她带过的众多学生早已成为国家各行各业的重要人才。他们不曾忘却老师当初的关爱和教诲:“感谢老师在我最迷茫时给予的无私关怀”;“没有老师的鼓励,也无法成就今天自信的我!”;“您永远是我心中最和蔼可亲的老师。”;“虽然很少当面谢谢老师,但是大学期间一直能得到老师的帮助真的很开心,谢谢您!”;“其实,当您听到念您的名字时全场的掌声,您就会明白我们对您的喜欢和感激了。”一条条短信,一张张卡片,流淌着的是朴实的文字,跃动着的却是一颗颗感恩的心。

是的,15年来,沈丽秀就是这样,用自己的温婉和耐心陪伴、呵护着学子的天真、纯洁和尊严;用自己的温暖、激情关爱着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厦大学子;用最平凡的身影、最平凡的语言,奉献着青春,书写着一段段美丽故事。

提升·精细·创新——恰同学少年追逐梦想

专业提升,夯实梦想。沈丽秀积极进取,不断提高自身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她是《大学生职业生涯与规划》的一名讲师,在三尺讲台授课年复一年;她是职业生涯咨询团队的一员,先后已接受600余人次的学生咨询;她是一名积极进取的辅导员,已在超过500多课时的培训中充电学习。她勤于思考,发表多篇论文,涉及大学生思政教育、本科科研创新等方面;她乐于实践,将学识、经验和智慧融入日常工作。20127月,沈丽秀作为厦门大学首期辅导员海外研修班成员赴美国马里兰大学开展学生事务管理学习,担任第一组组长并研修国际学生的管理。“教育是常青的事业,教育者亦当常青”——将学生的成才作为工作目标,给予学生生涯规划科学的指导,是沈丽秀始终追求的职业专业化目标。

精细教育,助飞梦想。沈丽秀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和实践能力。在厦大海洋与环境学院工作期间,她逐步搭建起团学工作与教学科研结合的本科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联动机制,推动海洋本科生科研计划向深度发展,使本科生在低年级直接受益于精细化的科研指导。她亲力亲为,全程参与各项选拔与培训工作。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海洋学子先后于20052009年两次获得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科技作品类二等奖。沈丽秀在该院任职期间,参与此科研计划的本科生中,85%以上进入更高的科研平台继续深造,更不乏已经在国际海洋科学界崭露头角的青年才俊。

实践创新,放飞梦想。沈丽秀将大学生社会实践、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三者结合,坚持在求真务实的一线活动中强化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的高尚人格培养和精英教育。在海洋与环境学院,在前往大嶝英雄三岛的渡轮上,风大浪急,身高168公分却仅有90斤的她,全然忘己,坚持照顾晕船学生;在云霄红树林国家级保护区,她多次胃病发作,却坚持每天仅睡3个多小时,和学生一起圆满完成了各项活动,被基层政府部门感叹为“见过最真实、最辛苦、最有意义的社会实践”。在海洋与环境学院工作时她所直接带队的4次校级暑期实践,连续4次获得校级优秀称号,连续3次获得“福建省社会实践优秀小分队”称号,所带学生亦多次获得省级表彰。在国际关系学院,沈丽秀结合新时期工作特点,提出“全面引导,全程引领,全员参与”的工作理念,以正能量带动各级学生了解基层、认识社会,积极完成各种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2014年,全院学生参与面达到全院学生的70%左右,5支实践队伍获得厦门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2支队伍获得校级优秀社会实践团队。近年来,沈丽秀先后3次获得省级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表彰。

求索·服务·引领——启国际征程止于至善

国际化办学是新时期厦门大学的重要办学特征,工作在服务国际学生岗位的第一线,沈丽秀至今已经为来自世界各70多个国家的近300位外籍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学生管理服务,并在此过程中积累了较丰富的管理经验。她悉心照顾外籍学生,为他们感受到浓浓的同学情、师生情,体会到厦大如家般的温暖。苏丹籍的J同学回忆自己受伤住院期间,“沈老师像朋友一样给我鼓励和支持,像家人一样给我温暖和关爱;我虽然受了伤,身处异国他乡,却体会到了最宝贵的关爱,我爱厦大,爱中国。”

沈丽秀还通过一系列活动让更多的国际学生了解厦大,了解中国。她推动的“国际母语日”、“汉语角”活动广受欢迎,已成为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名片;她坚持每年陪同外籍学子吃年夜饭的传统,用温情减化他们对家乡的思念;定期开展各类东南亚各国外交官员的交流会,分享超越了地理分隔,碰撞促进了文化交融……

实践出真知、勤奋育果实。在长期深入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沈丽秀探索出一套国际学生制度管理模式:导师责任制——从导师着手,密切关注着国际学生的思想动态与需求;兼辅配合制——沟通互动,切实提高国际学生事务管理效率;自主管理制——学生自建国际联络部,推动国内外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联络;应急服务制——克服语言障碍,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快速处理外籍学生紧急事务。点滴服务,深入耕耘,沈丽秀的专业化服务得到了学校同行的认可,许多外国留学生亦将她视为在厦大最值得信赖的好朋友、好伙伴。

十五载求索,她以科学方法引领学生发展;十五载专注,她以校园文化启迪学生思想;十五载守护,她用无声大爱呵护学生身心;十五载相伴,她用不倦进取相伴学生成长。十五载,她以学生的成长为自己的成就;十五载,她以学生的成才为自己的成功。沈丽秀,励志成为学生的事业筑梦者、思想领航者、心灵守护者和人生同行者。

三、获奖情况

 共获得5次省级、17次校级奖励:

    1. 2014年,获福建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

    2. 2014年,获福建省优秀共青团干部;

    3. 201320102004年,3次获福建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工作者;

    4. 2014年、2012年,2次获厦门大学优秀辅导员;

    5. 2014年,获厦门大学党校第54期学习班优秀带队教师;

    6. 20122008年,2次获厦门大学优秀共青团干部

    7. 2012年,获厦门大学中国银行奖教金;

    8. 2011年,获厦门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

    9. 2006年,获厦门大学85周年校庆优秀工作者;

    10. 2001年,获厦门大学军训优秀带队教师;

    11. 2002200420062010-2014年,8次获厦门大学暑期学生志愿社会实践优秀带队教师。

 


版权所有copyright@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厦门大学)

地址: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颂恩楼5楼
电话:0592-2188231